“智慧法院”带来怎样的变革

发布日期: 2017-12-07 来源:人民日报

    信息化带来的司法公开倒逼着司法公正,同时为破解长期以来的司法难题提供了强大武器。当年,由于信息化建设的滞后,法院执行还得一家一家银行跑,一个账户一个账户查,在和“老赖”猫捉老鼠般的较量中,往往处于下风。刚得到线索,跑到银行,对方已经在网上把钱转走了。

    “现在,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账户余额很快就拉出一张清单来,有多少钱,清清楚楚。”刘常雄说。随着执行查控系统和远程指挥系统的建立,“找人查物”不再是难题,光纤取代了车辆,鼠标键盘代替了各种纸质文书,现在一个法官一年的查控量是过去10年的总和。

    通过执行信息网,“老赖”信息被公开,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法院公开失信被执行人308万人,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购买机票、车票共435.59万人次,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的“老赖”纷纷主动找到法院履行义务。

    通过信息化,法院还实现了对审限的预警、催办和督办,建立了审限动态监督机制,从事后监督拓展为全程管理、动态跟踪。实现了办案过程全程留痕,全程跟踪,防止权力失控,使违法办案无处藏身。

    让数据开口说话

    ●案件统计信息成为省委书记、省长案头的重要报告

    信息化建设必然带来数据量的极速增加。实现全国法院案件信息汇聚、管理、分析和服务,给法院审判质效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据统计,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全国法院已受理环境资源类行政案件43917 件。”3月30日,最高法召开新闻通气会,行政审判庭庭长贺小荣介绍近年来环境资源类行政案件审理情况,一组组数据反映出这类案件的态势。

    最高法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说,过去,“据统计”三个字是建立在法院系统从最基层到最高层,层层报送的统计报表,一些重要数据汇总需要很长时间。而现在,通过2014年6月建成的人民法院数据集中管理平台,各类数据即刻生成。大数据的应用为法院掌握审判动态,研究类案情况,制定司法解释,发布司法数据,提出司法建议提供了“立等可取”的便利。

    在最高法,记者看到,人民法院数据集中管理平台5分钟自动更新一次,全国法院基本信息、人事基础信息、收结案整体情况、十大类案件进展情况、司法公开信息清晰呈现。按照31项指标分析,可以从全国、全省、全院、全庭、个人等不同维度,生成2754万组质效图表,客观呈现办案质效。

    平台还从全国和省级两个维度,分析展现同比、环比案件数量排名前10的案由,共涉及4152组图表,并可根据定制需求自动生成审判动态分析报告。“在浙江等省,这些报告已经与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报告一样,成为省委书记、省长案头的重要报告,成为党委政府了解经济社会运行情况,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许建峰说。

    信息化的强大功能深刻改变了人民法院的工作机制,成为提升司法能力和优化司法体系的重要路径,成为提高便民服务水平、实现司法为民目标的重要手段,成为构建新的审判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把法院信息化建设放在了和司法改革同等重要的高度。他多次强调:“信息化建设和司法改革是人民法院工作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在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周强提出,完善审判流程信息、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司法公开平台和数据集中管理平台,加强大数据分析,统一裁判尺度,促进类案同判和量刑规范化。针对审判数据反映的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促进社会治理。推进诉讼档案电子化、诉讼文书电子送达,解决调卷难、送达难等问题。(记者 徐 隽)